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6-6-22

  “真没想到增产这么多!节肥节药还增产,还是科技种粮潜力大。”三夏时节,种粮大户们纷纷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的作用功不可没。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亩产提高到359公斤,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我国农业科技成就举世瞩目,整体研发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并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农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进步。高点爬坡、高位护盘,需要高产高效的科技贡献;突破技术瓶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劲持久的科技动力。近年来,通过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农业科技的翅膀越来越厚实有力,农业科技的引擎越来越强劲有效。
  立足产业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有人说,农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做到“顶天立地”,就是既要着眼长远,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也要立足当下,坚持需求导向,避免科技经济“两张皮”。正是瞄准这一目标,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和重大科研计划为依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了农业稳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农业品种,集成了一大批配套生产技术,2015年全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单产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48斤、34斤、66斤。“Y两优900”超级稻新品种百亩连片实现亩产1026.7公斤,提前实现超级稻四期目标。攻克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为解决我国粮油协调探索了新路子。研发了禽流感、猪蓝耳病等一批动物疫病疫苗,保障了畜牧产业安全。二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增强了创新源头供给。水稻株型发育、玉米遗传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跑国际同行。以转基因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抗虫水稻等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三是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引进种质资源3万份以及前瞻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300余项。农业科技“走出去”迈出实质步伐,建设了中-哈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等研究中心,水稻、禽流感疫苗等新品种新技术在亚非等国家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落户中国。
  聚焦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成果转化应用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增强了创新活力和效率。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4个单位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建立了项目瞄准市场的源头创新机制、成果服务产业的目标引导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资源集聚机制等,激发了创新活力,加速了成果转化,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了科企合作和人才流动。二是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加快了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征集确认、评价评估、转让交易、众创服务等,2015年实现交易64项,金额6091万元。三是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开展科技支撑行动,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实施了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和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1.32亿亩,平均亩产583.5公斤,实现了亩增100斤、增收100元的目标。东北近1亿亩玉米实现了增产增效目标,并在个别地区实现每亩1200公斤以上高产。四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高了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支持2500多个农业县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带动地方财政投入100多亿元。全国绝大多数推广机构实现全额拨款,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中央投入58亿元改善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全国90%以上的农技推广机构建立了人员聘用、工作考评等制度。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成为技术推广的主导,农业科研院校、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成为农技推广重要力量,一主多元推广架构基本形成。
  坚持联合协作,农业科研攻关呈现新格局
  2014年秋收时节,由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超级稻实现了亩产超千公斤。在超级稻光荣与梦想的背后,众多院士专家付出心血,五大稻区、六大协作组联合作战。超级稻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组织联合攻关是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实现农业科技重大突破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打破了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有效凝聚各方优势力量,形成了强大合力。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载体,促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入合作,在水稻、生猪等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领域,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专家联合协作新格局。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为平台,启动实施224项重大科技项目,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660余家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大专院校等创新机构参与,涉及全国近万名(人次)科技人员,实现了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协作。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构建了以品种创新为主线的11个“纵向学科”,水稻、麦类、大豆、棉花等创新扎实推进;构建以共性技术创新为主线的19个“横向学科”,基因组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动物疫病等创新全面展开,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覆盖所有农业产区、优势农产品产业、主要农业学科领域和优势单位。
  2014年以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这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充分发挥其政府主导、多方联合、任务牵引、成果落地的组织特点,是创新农业科研组织管理方式、科学配置农业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必将在推动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335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0]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8]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