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粮价稳定机制初步形成 大幅上涨可能不大  
2011-6-2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基本都能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较低,库存充裕,供应有保障。干旱对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夏粮影响不大,旱情对农业的减产预期主要体现在水稻上,只要抗旱措施得力,水稻生产仍有回旋余地


  
  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稳定的机制已初步形成,粮价大幅上涨可能不大

  去年以来,受全球恶劣气候、投机资金炒作、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呈现不断攀升态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今年1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达到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4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232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6%,其中谷物价格指数同比增加了71%,创历史新高。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此轮国际粮价上涨尽管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输入性压力,但并不会改变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国内粮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除大豆外,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基本都能自给自足,粮食对外依存度较低。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产需基本保持平衡,进出口贸易量很小,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直接冲击具有可控性,影响相对有限。

  其次,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库存充裕,如小麦库存消费比在5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供应有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方针不动摇,特别是近几年,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夯实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另外,近年来,国家先后实行了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储备轮换、进出口调节等政策措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稳定的机制已初步形成,粮价难以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近期旱区降雨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三省旱田作物和早稻旱情基本解除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受降水明显偏少影响,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旱情严重,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这让民众对于因旱导致粮价上涨忧心忡忡,部分炒家更是大肆渲染,增加紧张气氛。

  旱情对粮食生产影响到底有多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表示,干旱对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夏粮影响不大。“眼下旱情对农业的减产预期主要体现在水稻上。”梅旭荣说,尽管旱情严峻,但是只要抗旱得力,水稻生产仍有回旋余地。“目前就得出今年水稻将减产的说法为时尚早。”

  农业部种植业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旱区的降雨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补充了田间沟渠堰塘蓄水。这对受灾早稻及时补种改种,中稻出苗以及加快中稻育秧栽插进度,确保中稻适期栽插十分有利。目前,三省旱田作物和早稻旱情基本解除,早稻栽插已基本结束,比去年增加150多万亩。针对确实因缺水无法栽插水稻的地区,农业部门也指导农民及时改种玉米、薯类、杂粮、杂豆等旱粮作物,确保不空田、不荒田。

  从全国看,今年早稻面积增加,基本苗充足,个体发育健壮,生产形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全国早稻种植面积885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亩。湖南、江西等省大力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湖南增加110万亩,江西增加34万亩。

  另外,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已全面开镰,有望再获好收成。西南地区夏粮收获已过八成,黄淮海麦区小麦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测产分析,今年夏粮将喜获丰收,冬小麦可望实现连续第八年增产。夏收油菜籽将实现恢复性增产。专家认为,夏粮连续8年丰收,对于稳定市场预期,缓解旱情带来的紧张气氛,将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种植成本逐年上升,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等因素增加价格上涨压力

  尽管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粮食生产形势向好,但是未来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犹存。一方面,人工、化肥、农药、种子等综合种植成本逐年上升,推动粮价刚性上涨。另一方面,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加速增长,同时,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提升,一些种粮大户看涨惜售,部分企业抢粮,客观上减少了供应量,推动了价格上涨。

  程国强表示,今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将不可逆转,今后粮食供求将更加紧张,矛盾将更加突出。在种粮成本持续上升,政策支持逐步加强,国际粮价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将进入到一个上升通道,呈持续上涨、周期波动趋势。

  面对不断上涨的粮价,程国强指出,社会应有宽容心态、理性面对。“如果苛求粮食价格长期保持低位运行,就会使种粮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这将在根本上危及今后的粮食生产,动摇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他建议,调控既要防止“米贵伤民”,也要避免“谷贱伤农”。国家要根据粮食进入紧平衡格局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着力强化粮食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加工物流与终端市场、支持保护等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设。要创新调控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粮价上涨时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缓解粮价上涨的不利影响。

  随着粮食价格的逐步走高,粮食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投机炒作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表示,在我国粮价已经进入上涨通道的情况下,还应高度警惕粮食投机,要加强宣传引导,千方百计稳定市场预期,谨防炒作投机,多管齐下防止粮价异常波动。同时,对于外资背景粮食企业介入粮食流通领域也应高度重视,避免跨国粮商大量掌握粮源,削弱政府调控粮价能力。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 [370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0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6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2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9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0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2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27]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5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9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06]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