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黑土地上的伟大变迁
2018-12-19

26fa650d-3e2f-4615-90b7-c489f8faa559.jpg
吉林天元润土有限公司机械化作业场景。
  改革开放40年,农业大市四平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市化改造农村”的现代文明之路,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加工业,原始村落向城市化社区,传统农民向当代产业工人、现代企业管理者和城市市民”的3个历史性转变。
  展开历史画卷,感悟时代变迁!
  从30亿斤到150亿斤——粮食产量“一飞冲天”
  40年来,四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由1978年的30.54亿斤,先后跃上40亿斤、70亿斤、100亿斤和150亿斤4个台阶。2018年四平粮食产量达150亿斤左右,比1978年增长490%。四平以全省1/7的耕地,生产出全省1/4的粮食。
  辗转40年,如今四平市粮食单产每公顷可达8935.1公斤,比1978年每公顷多产粮6206.4公斤,增长227.45%。四平粮食单产始终稳居全省之首,总产稳居全省第2位,并实现“十四连丰”。四平市所辖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及双辽市,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自2008年承担粮食高产创先项目以来,四平市由最初的8个示范区先后增加到15个、40个、70个、101个。2012年四平市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5个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地级市。通过高产创建,不但推动了全市粮食总产的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总结推广了粮食生产经验。
  进入新时代,粮食生产也在“转型升级”,产量不是唯一的追求。2018年,四平市不断扩大特种玉米、优质水稻、酒用高粱、杂粮杂豆、林果蔬菜、中药材等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865.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达728.4万亩,同比减少1.7%;水稻种植面积69.5万亩,与去年持平;大豆种植面积32.14万亩,同比增加109.4%;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33万亩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37万亩。
  2018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45个,总量达到526个,增速居全省第一。梨树县100万亩玉米、双辽市20万亩杂粮杂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进入创建期。全市农产品订单达150万亩,订单农业面积达到35%。
  从人犁苦作到机器欢歌——农业机械化渐行渐近
  40年,四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迅猛提升。今年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其中机耕率95%、机播率91%、机收率75%;全市农机用户超过4万户,农机从业人员4.8万人,还在不断递增。
  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19.3万千瓦,发展到今天的397.5万千瓦,增长19.59倍,年均递增8.1%;拖拉机保有量由1978年的1.89万台增长到10.8万台,增长4.7倍,年均递增4.6%;机动脱粒机由1978年的4664台发展到20067台,增长3.30倍,年均递增3.8%;机播面积由1978年的178.5千公顷发展到854千公顷,增长3.78倍,年均递增4.1%;机耕面积由1978年的249.4千公顷发展到698千公顷,增长1.8倍,年均递增2.7%。
  中联重机吉林有限公司、吉林康达、吉林东风、四平顺邦、四平龙业等一批农机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耕王”拖拉机、“谷王”玉米收获机、“康达”免耕播种机、“收集王”打捆机等品牌唱响国内外。
  从背筒喷药到“物联网”智慧农场——“科学种田”不是神话
  40年前,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四平农民来说,背着一个圆筒喷洒农药大概就是“科学种田”了;40年后的今天,四平的农业科学不仅跟“数字”搭上关系,还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头道沟村的惠丽智慧农场,有一栋3500平方米的文洛式温室蔬菜园。在这里,瓜果菜蔬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悬在空中的。因为有了“物联网”,温室蔬菜园里基本看不到工作人员。
  农场执行董事鲍帅说:“以前一栋温室得用六七个人管理,现在有了物联网,两栋温室一个人就行。而且不用到温室内操作,只要用手机APP功能建立家庭菜园,轻点鼠标或者滑动智能手机,就能掌握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数据,还能自动给蔬菜浇水,让大棚通风、采光。”
  鲍帅的农场还有神奇之处:通过传感器就知道成长中的农作物缺什么、缺多少,从而使生产资料的投放更精准,并且成本降低了30%-40%,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不仅如此,通过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增强四平市农村生产力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显著,一系列“四平模式”新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综合效益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9%,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等达到1200万亩次,伊通县农民首创的手机定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在全国推广。农业科技到田率超过90%,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保护性耕作技术站排头,全省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绿色防控现场会都在四平召开,梨树、伊通、双辽还被确定为省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保墒、护土、对抗天灾,今年的秸秆还田耕作技术让梨树县成功应对了干旱天气。
  推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国家、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落户四平,全省绿色农业防控现场会在四平召开,全国25项先进防控技术在四平对接展示,四平绿色防控经验推广全省。
  从人均收入增长117倍到99.1%的村屯通宽带——生活之变“愈演愈烈”
  40年间,四平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78年的109元发展到2017年的12871元,增长117.1倍,年均递增13.0%。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四平农民购买力逐步增强,消费实现多样化,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穿好的转变。
  四平农民生活之变,除了农业生产,还得益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去年,四平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总数达到42.67万人,农村劳务经济总收入达81.65亿元,比2007年增加51.45亿元,增长1.7倍,10年间年均增长10.5%。
  四平农民生活之变的一个标志是农村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今,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5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4.7%;有线电视村1126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7.2%;通宽带村1149个,占99.1%;基本达到村村通电、村村通邮、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电话。
  此外,“厕所革命”遍地开花,今年全市已进行农村厕所改造11530户,完工3287户。
  减少贫困人口是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功绩。截至2017年底,四平已有250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5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5.1%下降到1.6%。2018年还将实现909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36个贫困村退出。(吉林日报 崔维利 刘艳 马威)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928]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6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4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9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7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6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9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93]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1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61]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66]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