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积极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已成种植业常态
2018-11-30

  【中国农机网 地方农机】 据了解,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日前农业农村部又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该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当前在各地农业部门积极措施下,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已经成为种植产业的常态。

  广东五华县化肥农药双减 农户增产增收

  2018年11月8日,五华县棉洋镇联西村示范田基地迎来一片丰收,实割实测成果显著。试验田通过实施,取得了四个方面成效。




  化肥减排效果明显:农民平均用肥减少10公斤/亩,减幅达到18%。据了解常规田每亩肥料220元,试验田三控肥每亩135元,每亩可节省肥料钱85元。

  农药减排效果明显:全面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喷雾器和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技术,使试验田农药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从0提高到90%,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增加农民收入:常规田,亩产干谷1070市斤。试验田亩产干谷1170市斤。试验田比常规田亩产增值100斤。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收入。

  改善生活环境,扮靓美丽乡村:减少化肥、农药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改善河流水源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产出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显现一幅生态美的新农村景象。

  广东减量使用化肥农药:行业有共识,上下齐发力

  一条条黑色的软管铺在菜地里,水闸门一开,抽水机从水池里抽水加压,水从软管上的细孔直喷而出,撒落在田间。这是记者日前在平潭四季绿蔬菜生产基地看到的一幕。这水不是普通的灌溉水,是融入了可溶性或液体肥料的水,可浸润作物根系发育成长区域,把水分、养分按比例直接供给作物。与传统施肥灌溉相比,这样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平均每亩节水60-80立方米,节约肥料16公斤,还可以增产20%,即每年每亩约可节支增收2000元。

  而在惠州惠东县荔龙种养专业合作社果园里,荔枝树上挂着一块块黄板,表面粘附了密密麻麻的“黑点”,一个个“路灯”矗立在旁,成为荔枝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理事长卢永泉告诉记者,诱杀害虫旨在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之前果园一年用药次数较高,现在用药次数每年可减少3次左右。”

  据悉,广东省经过近三年的示范推广和科普教育,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已经成为种植产业的常态。目前,减量增效、科学种植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种植户所接受,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日益被广泛采用。

  2015年以来,广东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一控二减三基本”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为抓手,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并积极开展农药监督管理、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作物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工作,2017年全省化肥使用量较2016年下降1.04%;农药使用量比过去三年的平均值减少8%,连续3年呈下降态势。广东已提前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浙江湖州化肥农药减半 稻鱼共养喜增收

  浙江湖州长兴县和平镇有一连片种植的水稻,今年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都减少了50%,其亩均投入由之前的290元下降至100元左右。日前一核算,亩均净收益达到3375元,比传统水稻种植多了好几倍。

  据农技术人员介绍,该片水稻采用的是“虾稻轮作—稻鸭共养”新模式。3月初至4月上旬,放养小龙虾苗,每亩40公斤,6月中下旬开始捕捞;6月上旬水稻育苗,7月上旬移栽;7月中旬放养苗鸭10只,9月底收获鸭子;11月中旬收割晚稻,稻鸭共生期为60-70天。整个种养周期约9个月,创造了“一季小龙虾、一季水稻、一季鸭”的种养模式。

  农技术人员就此算了一笔精细账:单一种植晚稻“南粳46”“苏香粳100”,亩产约550公斤,出米率约70%,常规稻米售价在4.28元/公斤,加国家种粮补贴150元,合计亩均收益1800元,去除各项成本,亩均利润为400元。而采用“虾稻轮作-稻鸭共养”模式,每亩产“虾稻米”280公斤,售价12元/公斤,产值3360元;10只鸭子计产值250元;小龙虾单产110公斤、计产值4620元;加国家种粮补贴150元,合计收益8380元。去除各项成本后,亩均利润为3375元,农户增收幅度达743%,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同时,这一模式还有效保护基本农田结构,在稻田中形成新的生态循环链,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不仅生产了符合消费导向、市场需求的“虾稻米”、小龙虾、塘鸭等绿色农产品,生态效益也较为明显。

  据湖州市农业部门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将稻鱼综合种养作为转变农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应用“稻-鳖”“稻-小龙虾、青虾”“稻-蟹、鳅、蛙”等综合种养模式,合计种养2.88万亩,100亩以上的种养基地35个,综合效益达到3亿元以上。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亩均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比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增收1000多元。与池塘养殖相比,示范基地饵料系数减少35%以上。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网 阅读次数 [938]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6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4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9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7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6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9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92]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1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61]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66]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