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描绘大美草原生动画卷 ——“补奖政策”强力推动牧业振兴和牧民增收
2018-8-6

  开栏的话: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发展,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6年又进一步提高了标准、扩大了范围。8年来,在草原补奖政策的推动下,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即日起,农民日报开设“草原补奖促增收惠民生”专栏,报道各地实施、利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60亿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3倍。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和牧业、牧区、牧民“三牧”工作。为推动牧区发展、增加牧民收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201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2011年,中央财政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2012年,政策扩大到13个省,将河北、山西等5省纳入实施范围,“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73.6亿元。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新一轮补奖政策启动实施,标准进一步提高,范围进一步扩大,每年安排中央资金187.6亿元。

  新一轮补奖政策主要包括直补牧民的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各级农牧部门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发挥最大效应。坚持“四到省”,即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资金到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坚持“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坚持政策封顶和保底相结合,避免补贴过高“垒大户”,防止补贴太低影响牧民生产生活。坚持严监管,确保草原“禁得住”,牲畜“减得下”,资金“用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建立施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这项政策的创设,抓住了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关键,是牧区政策的重大突破,是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深受广大牧民拥护和称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8年来的不懈努力,草原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草原科学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初步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

  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草原畜牧业仍沿用传统的放牧方式,草原超载过牧,牲畜舍饲圈养比例低,冬季饲草料短缺,尤其是寒潮冰雪灾害造成牛羊死亡率高、繁殖存活率低等问题更为突出。

  补奖政策既考虑了草原生态保护,又兼顾了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既考虑了补偿牧民损失的合理性,又兼顾了草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地方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围绕人工种草、畜种改良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做好文章,坚持走“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舍饲圈养、加快出栏”的新路,畜群结构逐步优化,草原畜牧业逐步转型。

  西乌珠沁旗温都来嘎查额日和木,拥有草场6300亩,饲养夏洛莱牛110头。近年来,他积极压减羊群数量,引进良种肉牛,政府为他们家新建了圈舍和饲草料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去年收入不错,我把家人的草场都整合过来统一管理,集中经营了。”他对家庭牧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2017年,268个牧区半牧区县人工种草466.1万公顷,较2010年增加3.1%,占全国的41%;牛肉、羊肉的产量分别增加13.5%、14.8%,为保障全国牛羊肉消费作出积极贡献。

  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我国70%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0%以上的老区县分布在草原区,全国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草原区。长期以来,草原牧区生活艰苦、生产粗放、牧民贫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

  补奖政策将资金的80%以上直接补贴给1200多万户农牧民,增加政策性收入,使农牧民有了托底;同时支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了现实。

  从收入结构来看,除畜牧业收入外,补奖收入仍然是牧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新疆拜城县和温泉县的80个调查牧户中,户均补奖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16.7%。此外,各地针对贫困户设立草原管护员公益岗位8.89万个。2017年,牧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718.4元,较2010年增加116.2%。

  草原生态环境加快恢复

  草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补奖政策的实施,2017年,全国鲜草产量10.6亿吨,较2010年增加8.6%;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5.3%,增加4.3个百分点;268个牧区半牧区县草畜平衡率由56%增加至86%;草原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农牧民认为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草原的变化肉眼就能看出来,以前风沙大的时候白天屋里都要点灯,草场沙化得很严重,牛羊基本上没有草吃,自从有了补奖这个好政策,政府给我发了禁牧补助,不让放牧了,但收入也有了保障;近两年来感觉草场在逐渐恢复,风沙变少了,草也变多变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脑木更苏木的牧民乌力吉高兴的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补奖政策的实施,让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逐步转化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

  牧区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重要抓手,要坚持好、巩固好、实施好,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草丰羊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草原生动画卷。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114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5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3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8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58]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8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8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6]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5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7]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