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国成功突破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瓶颈 
2010-6-1
  机械化收获困难是长期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油菜种植面积稳定与持续发展的瓶颈。5月27日,从在上海召开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有效组织和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多学科协同攻关,成功攻克了机收品种、机收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三大技术难关,为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观摩会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与上海市农科院承办。观摩现场,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挺拔地簇立田间,熟透的菜籽角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只见数台收割机慢慢推进,整齐地将中双11号卷进肚子吐出油菜籽,将秸秆变成碎末撒在地里。经现场取点调查和统计,在机械直播的条件下,亩产达到303公斤,机收菜籽损失率4.11%,比一般油菜品种低30%,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多熟制条件下低损失的油菜机械化收获。

  在机收现场,中双11号表现出高抗倒伏和菌核病、强抗裂角、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一般油菜品种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籽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培育而成。

  围绕中双11号等适合机收的品种,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农大、湖南农大等单位积极开展机收装备和配套的农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收获机械和配套栽培技术,观摩现场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获5-8亩油菜,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同改进前的旧机型或一般兼用油菜收获机械相比,工效提高2倍以上,成功实现了机收品种、机收农艺技术和机收装备的配套应用。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食用油消费自给率仅为40%左右,自给的食用油中菜籽油占57%。油菜生产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新技术,对于显著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出处:中国农科院  阅读次数 [387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5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17]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7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47]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5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7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373]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0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46]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62]
 

主 办: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 地 址:松原市源江西路402号 邮 编:138000
电 话:0438-2123305